美剧天堂 美剧天堂

国内院线一年下来,比这更值得看的,没几部

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10-18    浏览次数:3

今年的重磅话题电影《一战再战》,今天在国内公映了。


《一战再战》

可能大家之前已经注意到了,这部电影在各大影评网站上取得了近乎完美的分数: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8%,而在更为严苛的Metacritic上则获得了惊人的99分(满分100)。认为这是年度最佳电影的美国媒体,不少。

根据《综艺》《好莱坞报道》等多家行业权威媒体的预测,本片与导演保罗·托马斯·安德森,目前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项的头号热门。


保罗·托马斯·安德森

肯定是必看吧。

如果这你都不看,国内院线还有啥值得你看?

因为大多数观众可能还没看,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深度分析,就是为潜在观众做一个粗浅的介绍。


对于一部分国内观众而言,保罗·托马斯·安德森的名字(大家习惯简称PTA),或许不是那么如雷贯耳,因为他好像没在国内公映过,他在美国也没创造过什么票房纪录。

论地位,他与昆汀·塔伦蒂诺、史蒂文·索德伯格等人同属在录像带时代成长起来、深受电影史滋养的一代电影创作者。他的作品履历,从《不羁夜》《木兰花》到《血色将至》与《大师》,PTA以宏大复杂的史诗风格著称,尤其擅长塑造内心复杂、时常处于失调状态的男性主角。


《不羁夜》

《一战再战》是PTA从影以来最大的野心之作。几个原因显得特殊:和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合作,投资高达1.3亿以上,个人生涯之最,又改编了托马斯·品钦很难改编的小说《葡萄园》,将原著的80年代背景大胆地更新至当代美国,从而将故事转变为一面审视当下的棱镜,深刻映照出当代的政治焦虑。因此这不仅是一次改编,更是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再创作。

《一战再战》开场将观众带回到16年前。一个名为「法兰西75」的极左翼激进团体,核心成员包括炸弹专家帕特·卡尔霍恩(也就是后来的鲍勃)和极具领袖魅力的佩菲迪娅·贝弗利·希尔斯。他们从事着激进的革命活动——解救被拘留的移民、袭击银行等。一次行动中,佩菲迪娅羞辱了腐败的军官史蒂文·J·洛克乔上校,她似乎被他迷上,两人之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性关系。


《一战再战》

佩菲迪娅背叛了革命,也让组织分崩离析,鲍勃带着年幼的女儿威拉开始了长达16年的隐匿生涯。然而,昔日的梦魇并未远去。宿敌洛克乔上校再度出现,影片的主体便是一场横跨美国西部的疯狂猫鼠游戏,鲍勃被迫重新拾起尘封的技能,争分夺秒地营救女儿。

电影的核心主题就写在片名上,美国进行着一场永无止境的文化战争。影片有一个惊悚片的外壳,借此当代美国政治状态做了尖锐的批判。它触及了移民执法、政治极端主义以及美国政治中的偏执风格等敏感议题。

莱昂纳多·迪卡普里奥饰演的鲍勃,代表了PTA电影主角的一次重要进化。


以往PTA的主角,如《大师》中的弗莱迪或《血色将至》中的普莱恩维尤,冲突更多源于内心的恶魔。而鲍勃的内心混乱,则是外部社会崩塌的直接反映。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政治性的人物——前革命组织的「炸弹专家」。

他的偏执并非纯粹的心理问题,而是源于被国家机器追捕的恐惧。影片将他拯救女儿的个人使命与国家层面的危机(日益逼近的威权主义和政治分裂)并置。他穿着睡袍在街上狂奔、却找不到地方给手机充电的狼狈形象,既是他个人困境的写照,也是整个社会失序与断裂的隐喻。这使得《一战再战》成为PTA迄今为止政治色彩最浓厚的作品,主角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,从而赋予了影片更宏大的寓言意义和全球相关性。


迪卡普里奥贡献了职业生涯中最复杂、最动人的表演之一。他所饰演的鲍勃是一个潦倒、邋遢的革命者,一个在整部影片中同时在身体和精神层面进行多线作战的角色。这个角色层次极为丰富:他既是一个偏执的失败者,又是一位深爱女儿的父亲,同时还是一个大脑已经被烟酒烧坏到记不住关键暗号前激进分子。

西恩·潘饰演的右翼恶棍洛克乔上校,银幕形象更加惊人,目前有极高呼声认为他即将赢得明年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。


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人演员蔡斯·英菲尼迪,她饰演的16岁女儿威拉非常惊艳,如果明年获得奥斯卡女配(至少有提名),大家不要惊讶。


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不仅是明星的集合,更是一个精心构建的社会缩影,其中每个角色都代表了美国政治光谱和社会阶层的一个侧面,共同编织出一幅国家内战的宏大画卷。

「法兰西75」代表了热情、分裂但最终一盘散沙的极左翼,洛克乔上校和他背后神秘的「圣诞冒险家俱乐部」则象征着一个军事化、威权主义、白人至上的权力结构的崛起,本尼西奥·德尔·托罗的角色代表了在意识形态冲突中被夹在中间的拉丁边缘化社群,而女儿威拉则代表着继承和面对父辈政治斗争暴力后果的下一代。


通过这种方式,影片超越了简单的「好人对抗坏人」的叙事,呈现了一个复杂、多方角力的生态系统。这个系统,我们国内观众看起来可能会稍微有点陌生,但好像问题不大,毕竟美国的左右之争,也并不真的那么陌生。

所以,去看看吧。


对了,写到这儿查了一下票房。今天第一天才三四百万,有点低,这样下去,这片上不了几天就得下线了。

观众还是得用脚投票。


THE END
本地记录
*
*